二“怪”:高山旅游不走寻常路
绿色生态当“手信”打出“感情牌”
每年的秋季,遂昌应村乡总是分外热闹,来自全国的众多自行车爱好者会集聚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应村自行车爬坡赛,有选手曾说过,在18公里盘旋而上的山道上,不知道身上的是汗水还是山间草丛上的露水,一路飞驰徜徉,已然忘却了所有烦恼。
这里除了好空气好生态,更有很多回乡创业的好青年们。正是他们不断涌现的点子和想法,催开了应村旅游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遂昌仙翁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伟平就是这股返乡创业潮中的弄潮儿,仙翁果蔬主打生鲜农副产品,采用社区宅配、私人定制菜单等形式在微信上进行推广,让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遂昌原生态农产品瞬间在上海“妈妈圈”中流行。
为了推广遂昌乡村旅游,他还成立了上海遂昌旅行社,而这个旅行社则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线路体验”。每位导游都会带上遂昌的时令蔬菜和土鸡蛋迎接游客,“瞧,黄中带红的,用筷子夹得起来的才是我们遂昌正宗的土鸡蛋!这就下锅炒给大家吃咯!”把高山蔬菜当做旅游“手信”赠送给游客,好玩又好吃,让游客把遂昌的新鲜和土味尝到嘴里。
“我们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让游客吃的更好,让他们记住遂昌的味道,记住遂昌的风景。”潘伟平说到,在他心中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是前提,只有做好了这一块,乡村电商、微商才能更加良好地做起来。
应村乡还特地创建了“千年农耕”生态电商体验园,给城里人感受务农的乐趣,也能吃上自己亲手下种的蔬菜。“电商的加入,拉近了村民和游客的距离感,也让村民逐渐意识到乡村发展的巨大天地,也对自家产品变得更有信心。”这是一个良心的双向发展,打包捆绑式“情感派”销售,让遂昌应村乡的美食美景美名远洋。
在遂昌,没有千篇一律的村庄,只有各显其通的世界。而乡村旅游的蜕变的最离不开的则是富有创造力的农人,他们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力,而是懂得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调控的新时代农民。正是他们用对乡土不变的情怀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让这方山水走出深闺,面向大众,在守护着乡村最美好的同时创造了全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