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图风景 正文

还原180件官窑瓷器 浙博这个"捡出来"的展,太珍贵啦

发布时间: 2016-08-10 16:13:2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林梢青 通讯员付玉婷

  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三楼最近有个很特别的瓷器展。一进展厅,就听见观众的声音: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都碎了?

  没错,这场展览的展品没有一件是完整的,皆是复原品及碎片,全部来自专家从数以吨计的出土瓷片中的遴选和修复。

  但恰恰是“碎”,彰显出它们非凡的身份——它们都出土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这是目前最明确的明清时期皇家烧瓷专用地。熟悉南宋官窑的人都知道,将烧制不合格或数量多余的瓷器就地打碎、掩埋,正是中国历史上皇家制瓷的做派。

  展览名为“瓷言片语——景德镇新出元明瓷器展”,展出的180件复原品及碎片,涵盖了目前传世元至明正德年间官窑瓷的重要品类。相比如今我们看到的宫廷完整传世官窑瓷器,这些碎片的价值丝毫不逊色,甚至有可能揭示更多未知的信息。

  对于想搞明白瓷器的人而言,这个展览是必看的。

  一场持续30年的发掘

  数以吨计的碎片

  杭州人都知道,南宋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就是为皇帝烧的,到了元明清,景德镇成为三代官窑所在地。

  景德镇御窑厂是文献记载的、位置最明确的一处明清时期宫廷瓷器烧造窑场。从地理上,它指向的是现景德镇市中心的一处高岗,名为“珠山”。

  珠山是如何被发现?这还要从一次偶然说起。

  1982年春节前,当地市政正在珠山区一带铺设地下电缆线,推土机作业之下,暴露了一条全是碎瓷片的地表层。当时正在景德镇陶瓷馆工作的刘新园立马反应过来,第一时间制止了工人们继续深挖。

  经考古人员勘查、鉴别,这里很可能是景德镇御窑遗址。

  从那之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对珠山御窑厂遗址进行了十多次的考古清理发掘,先后发现元官窑、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代官窑遗存多处,并清理出数以吨计官窑瓷片。

  这些工作,持续了30年。其价值,专家们是这么说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元明清官窑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研究陶瓷科技、经济、文化和宫廷史的重要物证,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

  所以,把这个展览请来杭州相当不易,这要感谢浙博陶瓷部主任沈琼华和众多专家们的努力。

  一丝差错整件打碎

  秘不示人的宫廷严选制度

  回到展览现场。布展当天,西湖美术馆三楼的两间展厅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为了保证每一片从箱子里取出的碎片都不出差错,工作人员们趴在展柜前一遍一遍核对展品编号和数量。

  你很难想象,这些千千万万的残片是如何被修复成一件件相对完整的器物的,这是另外一个值得一写的故事了。据说,数十年来,只有十几个人在从事这些碎片的修复与研究,他们如同“大海捞针”般,在几十、甚至上百吨的瓷片坑里摸索,将瓷片一片片拼凑起来。

  展厅中有件元青花三爪龙纹梅瓶的残片,赫然保留了瓷器被打碎时留下的破洞,龙身上延伸出长长的几道裂缝,似乎能想象窑工将其砸碎的场面。

  专家们发现,这些被砸碎的瓷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小毛病,或是烧变形了,或是釉色不正,又或是纹饰画错。而即便烧造得完美,但只要数量超过宫中的订量,同样会被销毁,为的就是不让流入民间。

  独立展柜中有一件明正统年间青花龙纹大缸,因体大壁厚,烧制未能完成。据《明史》记载,这种大缸原本是打算放在谨身、奉天、华盖三大殿,可惜失败了,最后只能以铜缸代替,留下这件带有裂痕的龙缸遗物。

  它见证的是御窑厂从明代始的一套极为严格的拣选制度。遇到节庆等大事,宫里会下旨传达烧造哪些物件,从图样到器型,都是宫里画好、规定好的,得按标准来,打不得一丝折扣。

  所以,这些被修复的残破品几乎都能和故宫里的传世瓷器一一对上号,因为年代可靠,成了非常好的鉴定传世明清官窑瓷器的标准件。

  从忽必烈开始

  几代官窑演变

  景德镇御窑的登峰造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初设、兴盛再到鼎盛,前后经历了600余年。

  展览展出了元代官方用瓷代表“枢府瓷”和备受世人瞩目的元青花。策展人江屿特别提到,其中四片元青花人物残片,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传世品,但跟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相似——这件梅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由这些小小瓷片出发,也许可解开诸多密码。

  这些元瓷也可看作御窑厂为何设在景德镇的最早追溯——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1278年与景德镇设立了一个浮梁磁局,专为元皇室烧造瓷器。

  明以后,朱元璋在浮梁磁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世称洪武官窑,也正是明官窑的设置,标志着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展出的“赵万初”铭板瓦就可作为御窑制度的佐证。

  还有一个信息,是沈琼华主任提示的,明代早期,浙江龙泉窑也同样为宫廷烧造瓷器,后来却逐步衰落。展览中有几件景德镇仿龙泉窑的青釉瓷,几可乱真。所以有理由怀疑,景德镇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提高的模仿能力,是龙泉窑衰落的原因之一。

  展览里可以看到的复原品和碎片还包括:釉里红梅瓶、正统青花龙纹大缸、永乐时期的“一代绝品”甜白瓷、专供宣德帝的蟋蟀罐,自然也少不了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残片。

  对啊,这么一串名字看得人心跳。要是当时没被打烂,放到今天该值多少钱啊!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