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游焦点 正文

金秋去建德三都“采摘游+水上渔民婚礼”

发布时间: 2016-10-20 10:12:41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记者 李牡娇

  金秋10月,最是橙黄橘绿时。坐着观光车行驶在建德三都新建的绿道上,一边观赏三江口的美景,感受风从耳边划过的清凉,一边品味从田间到山头都挂满的橙黄色“小橘灯”,那滋味真是惬意。

  “好山好水橘子甜蜜,脆嫩肥美无渣多汁”。位于兰江、新安江和富春江三江交汇处的三都镇,有独特的小气候,适宜的湿度和肥沃的土壤,为柑橘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一箱箱“建德柑橘”销往全国各地,“中国优质柑橘之乡”的美名四处传扬。

  车辆弯弯曲曲驶进村道,两旁绿植茂盛、树枝摇曳,鱼形木桩一路相随,道路的尽头视野逐渐开阔起来,清澈的水被风吹起涟漪,路旁的小花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与之交相呼应,形成了独具江南风味的水墨画,九个姓氏刻在停车场旁的岩壁上赫然可见,这里就是三江口渔村——九姓渔民村。

  “村民90%以上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部下的后裔,以前一直生活在船上,现在还保留着捕鱼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村民仍然以捕鱼为生。”渔村老书记许珏明介绍。

  2015年,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渔村举行,三都镇抓住契机,投入800余万元提升基础设施,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几个月的辛勤付出,一条蜿蜒的人工溪伴随桃花林顺利完工。同时,加固完善了水塘的长廊和回廊,村庄道路点缀上了鱼的元素,一个可以处理全村污水净化的“韩国湿地”在绿植的掩映下成为新景点。

  锣鼓声、唢呐声在不远处响起,两艘装扮喜庆,挂着“陈”“李”姓氏的船只缓缓驶向鱼塘长廊,一片喜庆景象。“渔村仍保留着水上渔民婚礼的一些习俗,通过接亲、讨喜、称嫁妆、喂离娘饭、抛新娘等环节,再现九姓渔民水上婚礼的全过程。”文化员老许说,“后来婚礼逐渐演变成一种表演艺术,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渔村一睹水上婚礼。”

  “为了更好地管理渔村,保障游客权益,村里建立了党员护美责任区,将渔村划分成16个小片区,负责绿化、美化、序化、洁化。”三江口村村书记吕木生介绍。

  2016年,三都绿道全线贯通,全线长9.8公里,总投资7000余万元,涉及三江两岸松口村、春江源村和三江口村,绿道的建成助推了渔村旅游和柑橘采摘的火热。

  “每到周末,渔村的停车场都满满当当,农家乐吃饭不预定,根本吃不上。与以往比,游客真是多了好几倍呢。”渔村麻糍铺的老钱一脸喜悦,“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回村创业,有的开起渔家乐,有的做起麻糍,村里也更加有生气了。”

  “十一”黄金周,三都镇乡村旅游火爆,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380万元;同比增长27%。

  2016年,三都镇打造“生态特色经济示范区”、建德东线旅游新亮点,鼓励各村发动党员开展“美丽庭院”创建。

  “由于年初的寒潮,今年橘子产量比往年少了近一半,但是价格有了一定的增长。”松口村党总支书记胡光兴说,“可能是环境变好了,今年采摘的游客比往年多了20%。下一步要做好‘美丽庭院’创建,对接三江口乡村旅游经济圈,推动橘子销售和村里旅游业的发展。”

  今年,三江口农家乐增至13家,土产品店10家,民宿5家,吸引游客12万人,同比增长50%。三都镇预计全年将接待游客25万人次左右,实现旅游收入1800万元,从事乡村旅游农户户均收入15万元。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