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图风景 正文

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终评在杭州拉开帷幕 每天三台戏拼人气

发布时间: 2016-11-17 09:27:06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陈淡宁
越剧《春香传》剧照。

  随着14日晚省第十三届戏剧节终评阶段大幕的拉开,20台戏参赛,5台戏展演,让这两天杭州的夜晚相当热闹。

  前天与昨天,每天都有三台剧目在杭上演。分分钟唱起“对台戏”,直接抢观众、拼人气,对剧团来说刺激,对选择困难症的观众来说却纠结得很。

  前天晚上,婺剧《欲血惊魂》和舞剧《王羲之》同时上演。

  前者的出品方东阳市婺剧演出有限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在省戏剧节上夺冠。这次拿出的新编历史剧《欲血惊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讲述大将军孟旸面对权欲的诱惑,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

  而后者则是浙江歌舞剧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青年舞者刘福洋扮演的王羲之,以旁观者的姿态回顾人生各个阶段。记者从一些演出公司里了解到,舞剧项目的票在杭州市场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但此次《王羲之》的票却出得很快。在演出现场,记者发现,舞剧谢幕时,有大批刘福洋的“迷妹”在台下排队等待献花,热闹程度着实不亚于明星演唱会。

  戏剧节三年一届,因此,在本届戏剧节上演出的,都是2013年以来我省最新的一批优秀戏剧。相比三年前,今年戏剧节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面貌。

  浙江的一些古老剧种、濒危剧种,通过改编、复排等手段,展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瓯剧《橘子红了》和同名影视剧一样,改编自文学作品;新昌调腔《闹九江》则是传统剧目的复排。

  再次,本届戏剧节上,大批基层院团的优秀作品以及省属院团和基层院团合作创作的剧目,与省属院团同台竞技,如衢州市西安高腔传习所的参赛剧目《橘红满山香》,该剧以浙西龙门生态园区建设为背景来描摹人物、编织情节、发展故事,反映时代精神风貌。

  此外,小剧场话剧展示浙江戏剧的突围与创新。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的《花木兰》以先锋肢体剧的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故事,形式新颖,可看性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我的灵魂永不下跪》,则是由该院师生同台合作,以青春视角演绎西方经典名剧。

  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虽然戏剧节刚刚进入终评阶段,但后面已经有好几场的戏已经几乎没有余票了。比如作为展演剧目的话剧《再见徽因》、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票就走得非常快;而在参赛剧目中,越剧《春香传》和滑稽戏《老来得子》都很受欢迎;另外一些地方剧种情况也不错,特别是一些地方上的团体票购买,也不少。

  “明星、剧种还有口碑,应该是观众选戏主要看中的要素。”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夏烈告诉记者,将于20日晚上演的由茅威涛领衔主演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基本已经一票难求。从剧种来讲,杭州人还是更习惯看越剧,杭越的《鹿鼎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明州女子尽封王》、松阳文广新局出品的《张玉娘》,也都卖得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几部话剧的售票情况很好,话剧的观剧习惯和人群都在增长。”夏烈说,“特别是年轻观众,会更倾向于选择话剧。”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