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大都市,走进小山村领略乡土风情,体验醉美乡愁,是现代城市居民萦绕心头难以忘怀的一种情结。
在磐安县冷水镇,就有这样一个小山村,能够让你感受到醉美乡愁,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释怀放空。近年来,“他”先后获得诸多荣誉称号,“县级文明村”“浙江省级书法村”“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近日,这个小山村又迎来一个特大喜讯,他又获得一项“国字号”级别荣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他”就是冷水镇朱山村。
11月8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91号),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拟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胡林村等1602个村落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县尖山镇里岙村、冷水镇朱山村入选。
朱山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已经拥有千年历史,目前村内有保存完好的连片古民居群、古巷、古墙和古树,尤其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古院落,如文武堂、香火堂、后门堂、前门堂和上门堂。
文武堂由举人曹国翰建造,其前厅、中厅和后堂保留完整,共有几十米长,雕梁画栋,飞檐斗角,气势雄伟。中厅仿佛廊桥,可以遮风挡雨,前后厅隔而不断,人们可以无障碍交流,这样独特的设计非常少见。中厅楼上供小孩读书,叫书院,前后天井供大人练武,叫武场,所以整座房子又叫“文武厅”。
可以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朱山村真实的写照。朱山老村的魅力就在于,能唤起你儿时的记忆,勾起你思乡的情怀,抚慰你心里那段久久埋藏着的乡愁。
奔流不息的好溪清水,从千年堰渠缓缓流入朱山古村,默默无言地哺育着古村一方百姓,孕育出古村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
古法制作的土索面,在朱山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到深秋季节,家家户户便忙碌着制作土索面,均匀细腻的面条从高高的木架上悬挂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根根银丝,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