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公布了一系列官方数据。中国网记者特地摘选,以飧读者。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我国旅游市场量质齐升,人均出游近3.4次。2016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人数继2015年首次突破40亿人次后,2016年继续两位数增长,全年有望超过44.4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同样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预计达到3.9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摆脱多年的徘徊局面,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2016年预计达1.38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增长3.8%和5.6%,其中外国人接待人数2815万人次,增长8.3%。
出境游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16年预计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入出境总人次超过2.6亿人次,入境游人数超过出境游1600万人次。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继2015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6年达到12997亿元,同比增长29.05%,预计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尤其突出的是,民营旅游投资积极性高涨,占旅游投资总额的59%,继续超过半壁江山。
旅游综合效应更加凸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中国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26%,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旅游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旅游扶贫效果明显。“515战略”实施以来,估计全国超过500万贫困人口在乡村旅游带动下实现脱贫。
截止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确定全国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包括海南、宁夏两省(区),91个市(州),407个县(市),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155个地(市)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一大批市县成立了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
与农业部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共同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计划到2020年推出100个;召开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推出首批22家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到2025年,将创建100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00个工业旅游基地、10个工业旅游城市;与发改委、民航局合作,推出首批16个通航旅游试点项目;与发改委、交通部、公安部、国土部等部门共同推动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启动了首批514个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2020年将建成2000个;与中医药局共同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用3年时间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与教育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推出10家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与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与国家开发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2.1万亿元额度支持。与10家银行联合推出两批共1397个全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515战略”实施以来,发改委安排国家专项建设资金690亿元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设立中国旅游产业基金。该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湖北、重庆、云南、四川、江西、山东、广东等先后设立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浙江省设立了规模为100亿元的旅游投资基金,河北正在组建成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旅游产业创新投资基金。
会同发改委、国土部、农业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大专项行动,对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村2.26万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30万户,贫困人口747万人,推出500个旅游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举办8期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完成对2200多名旅游扶贫村村官的培训;组织全国300家旅游规划机构对560个试点村开展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建立60家“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