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图风景 正文

龙泉:打造最美大花园

发布时间: 2017-11-21 10:03:15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鄢鸣

  晨起,留槎洲舞剑,英姿飒爽,广场练太极,衣袂飘飘。入夜,在诗意盎然的龙泉溪畔健步行走——在老人们眼中,龙泉的和乐之美,隐匿在一方山水间,从容恬淡。

  而在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龙泉则有另一种城市气质——诗情画意的生活不仅适宜居住,更将工作、创业这些游离于感性之外的坚硬概念,捂出了一种绵密煦暖的温度。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龙泉,这颗镶嵌在浙西南的明珠,生态经济亮点纷呈,创业创新一片生机勃勃。在这里,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发展新路,频频得到关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浙江“大花园”建设中,龙泉市委响亮地提出:要厚植“生态高地、非遗宝地、人文圣地、平安福地”优势,积极投身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建设,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为“美丽浙江”建设奉献更多的龙泉元素、龙泉实践、龙泉印记。

  绿色,这个龙泉最大的优势,醒目地勾勒出美丽幸福好龙泉的美好未来。

  打好最美生态牌建设生态环境更美大花园

  生态是龙泉最大的优势,好山好水好空气,赋予了龙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城市的自信与自觉。以绿色发展为引领,龙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大步前进。今年,三张新出炉的成绩单,见证了龙泉驰而不息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张成绩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自创国卫以来,城市问题整改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全民参与氛围浓厚,城市品位、城市面貌、环境卫生状况及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第二张成绩单,第二次夺得全省治水“大禹鼎”:地表水断面水质、出境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全市23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优美水生态环境初步形成。

  第三张成绩单,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经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审议认定,包括龙泉在内的全国19个地区符合《“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管理办法(2017修订)》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也是丽水首次获得这一殊荣的地方。

  蜕变之后,龙泉有多诱人?著名导演、制片人张纪中在这里设立工作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工作室也正在筹建中,外地游客更是说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生态环境更美是大花园建设的首要标志。接下来,龙泉要围绕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用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管理、最科学的保护机制,强化绿色担当,引领生态标杆,全方位加强“三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高标准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筑牢“美丽浙江”生态屏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打好绿色发展牌建设发展质量更高大花园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须是经济发展更富活力的城市。

  在今年龙泉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的开局之年里,龙泉的经济增长一路高开高走,GDP连续三个季度保持8%以上的增速;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8.1∶40.8∶51.1;财政收入、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大收入”全部跑赢GDP。

  面对经济总量偏小、特色明显的特点,龙泉紧紧把握“扩量提质、提速增效”这一主题,以比招商促活力、比投入促后劲、比产出促发展、比贡献促集约、比服务促转型“五学五比”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平台大拓展、产业大提升、企业大培育、自主创新大突破。

  发展质量更高是大花园建设的内在要求。龙泉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根植于本地优势的生态工业、生态精品农业和全域旅游,加快把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市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做好“产业+”,全面改造提升汽车空调零部件、剑瓷、竹木加工、农特产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根植于生态优势的生物医药、绿色能源、健康食品等新兴产业,加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打造一批“百亿产业”,培育一批“亿元企业”“创新型企业”。

  做好“农业+”,以农旅融合推动生态精品农业提效,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两区”、田园景观带,打造农旅深度融合示范区。推进“丽水山耕”品牌建设,用好“龙泉金观音”“龙泉绿”“龙泉灵芝”等公用品牌,加快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

  做好“文化+”,出台剑瓷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剑瓷文化产业基金,组建青瓷宝剑研究院,全力推动剑瓷产业大创兴。全力打造“大窑龙泉窑—金村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中国青瓷公园,全速推进青瓷小镇和宝剑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剑瓷“两文化园”“两产业园”“两双创园”和“一电商集聚园”建设。

  做好“旅游+”,按照“一心两核四片区”旅游总体布局,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精品线路设计,突出核心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变、假日游向常态游转变、过路游向过夜游转变、单景游向全域游转变。以全域旅游推动生态服务业提速,建设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市)。

   打好全域统筹牌建设功能布局更优大花园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须是城乡优质协调发展的城市。

  近年来,龙泉围绕“山水古城、剑瓷名城、旅游新城”的城市定位,一手抓城乡规划和建设,一手抓城乡经营和管理,精心打造美丽市区、建新建特美丽城镇、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形成了点上出品、线上出景、面上出彩的美丽城乡新格局,拿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

  随着一座座村庄连成了大景区,一批批游客找上门来,一个又一个的生态产业争相落户龙泉,全市23万农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绿水青山”源源不断“涌金淌银”。据统计,2016年,龙泉市旅游总收入50.49亿元,实现翻两番,旅游增加值对GDP直接贡献率超过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97元,增速走在全省前列。

  功能布局更优是大花园建设的根本方向。“龙泉市面积广阔,剑瓷文化独一无二,在大花园建设中,必须更加注重全域‘一盘棋’谋划,坚持城乡统筹、山水林田路统筹、生态文化统筹,以推动功能布局全面优化、城乡文化特色彰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龙泉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为了走好这个新步伐,龙泉一方面把市域3059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花园”来谋划,深度挖掘历史人文底蕴,以景区的标准、花园的品质、文化的融入,统筹联创“美丽市区+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山川+美丽田园+美丽公路”,打造“村在景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花中”的花园美景,打造串珠成链的美丽城乡风景线、经济线。

  另一方面,以“乡村大花园”创建为目标,紧扣“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主题,全力推进青瓷小镇、宝剑小镇、氧吧长寿小镇、历史经典文化小镇等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建设,纵深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重视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有故事的小镇、有记忆的街区、有乡愁的村庄。

  在这个新步伐中,全域谋划大交通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龙泉将加快推进衢宁铁路龙泉段等项目建设,推进温武吉铁路、金遂松龙高铁、义武松龙高速、通用航空机场等重大项目前期,修复古航道、古码头,构建“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加速实施市内公路联网,景区道路互通互联,构建内畅外快的交通格局。

  走完这一步,到2020年,龙泉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62%,基本实现市内“1小时交通圈”。

  打好改革创新牌

   建设内生动力更足大花园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须是内生动力充分涌流的城市。

  龙泉要在绿色发展中赢得先机、探出新路、科学赶超,唯有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开放。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借力发展、借智发展,正是凭着一股锐意进取的魄力,龙泉探索出一批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改革创新成果,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近五年,龙泉以改革推动发展,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三大国家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取得实效。尤其是林权制度改革,龙泉在全国首创推出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林地信托抵押贷款制度、村级惠农担保合作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四项制度,不仅激活林业发展的一池春水,破解了融资瓶颈全国性难题,而且催生出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推动农民增收。

  近五年,龙泉以开放带动发展,引进道铭集团、科伦药业、浙能集团等大企业投资的项目288个,实际利用内资143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54亿元。龙泉—萧山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初显成效,招引入园企业54家。实施市校合作项目1319个,柔性引进专家教授334人,全面提升了龙泉的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医疗水平。

  近五年,龙泉以创新驱动发展,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4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研发省级新产品297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580个,其中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9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6个。汽车空调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改革创新是建设大花园的核心动力。接下来,龙泉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打造最优质、最舒心、最贴心的服务环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旅游“三化”等改革,加快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最大限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和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加强和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旅游战略合作,持续加大选商引资引智和引客力度。全面深化市校合作,深入推进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点)建设。深化与杭州市萧山区、嘉兴市秀洲区的山海协作,丰富和创新协作载体,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同时,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比重达2.0%以上。

   打好富民惠民牌

   建设生活更幸福大花园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须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今年,龙泉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平安金鼎。这座分量沉重的“平安金鼎”,镌刻着龙泉十二年如一日的平安之路:2009~2012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连续12年被命名为省级“平安市”、历年来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平安建设更不能松懈。龙泉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这不仅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平安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群众向往‘绿富美’生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龙泉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基础是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实质就是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使全市人民住在龙泉有幸福感、干在龙泉有成就感、走出龙泉有自豪感。

  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导向,龙泉坚持民生为本、富民为先,一步步地夯实美丽幸福好龙泉建设基础。

  多路并进富民。推进“产业富农、改革强农、政策惠农、帮扶助农”,确保农民收入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培育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家乐(民宿)、农村电商、来料加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大政策兜底和社会帮扶力度,健全帮扶对象动态管理机制。

  多措并举惠民。实施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抓好国家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推动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提高就业、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保证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探索建设全域性农村文化礼堂。

  多管齐下安民。全面深化“法治龙泉”“平安龙泉”建设,构建以“大数据”“大巡防”“大调解”“大整治”“大网格”“大脚掌”为载体的平安建设体系,打造全国平安县级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严晓珍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