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游焦点>义乌旅游 正文

义乌城迎龙灯那年那景……

发布时间: 2019-02-19 11:25:3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王曙光

  元宵节前后,几乎都是迎龙灯的话题。迎龙舞狮闹元宵,是义乌民间的传统习俗,心头必有挥之不去难以解脱的故乡情怀。

  长在义乌,工作在义乌,除了到部队的几年时间外,几乎每年都能见到龙灯。印象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义乌城的老街总有几条“龙”前来表演一番,像西门、北门、南门的“龙”在不宽的街道上来回翻腾滚动,那满满的欢乐和喜庆,至今沉浸其中。尤其是那“桥灯”,通常有数百桥灯板,绵延不绝,好不壮观。容纳的一种文化,很难用文字来表达。

  记得,以往北门有条“老龙”,大家叫它“北门老龙”,颇有些名气,是农协、解放村的农民过年拿得出手的“干货”。尤为年成好了,农民舞龙灯表演的兴致更高,他们沿着高低不平的北门街、新马路来回迎龙灯,沿途祈福求祥的场景,甚是热闹。还有胜利等村的“西隅龙祖”———人称“西门老龙”,“桥灯”多时可达千余桥灯板。村民们舞龙灯的劲头没得说,千呼万唤、千军万马那个场面,那个兴奋劲,至今环绕在脑海。

  一次,北门街迎龙灯时,一位女同学忍不住跨过停歇的龙灯,被村民截住不放人,好说歹说才脱身。回家后父母叮嘱她,女孩子不能跨越龙身,触犯它就触犯了天威。虽有迷信之嫌,迎龙灯的习俗还得恪守。

  义乌市迎龙灯历史悠久,在民间就流传着“先有木龙头,后有乌伤郡”的俗语,说明早在乌伤县形成之前(公元前222年)就已经有了它。如今的“西门老龙”踪迹在哪?有次,文化部门的一文友偷偷告诉我,“它还坐落于现在的稠州中学附近……”便暗自高兴,兴致勃勃地去寻找了几回,最后怏怏而归。后来,四处翻阅其他的普查资料,却有意外收获:义乌最高年份,全市有板凳龙、布龙、竹节龙等各种龙灯430多条,城周围的几个街道社区就占了相当高的数量。

  这些年,义乌城区已很难见到迎龙灯景观。失望之余,时不时跑到乡下去看灯观景,寻觅小时的记忆。的确,改革开放,沧桑巨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突飞猛进,义乌城有太多的街巷得以消失,一些有传统文化的诸事渐行渐远了。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譬如,“双禁”的深入人心,城区“双禁”红线内的中心街道各社区、村居很少有申报迎龙灯的;广大市民意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对大气的污染,改用看戏、猜灯谜等其他形式替代;生活质量提高后,越来越多的市民采用外出旅游的方式过大年,使得一些村庄淡化了迎龙灯的观念。

  尽管如此,义乌人用迎龙灯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时时荡漾在我的心里。这种自愿、喜庆、协调、活泼的迎龙灯活动,透露出民间所持有的分合自如、相互合作的“板凳龙”文化,常驻在我的心间。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