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游焦点>义乌旅游 正文

义乌这项非遗民俗文化活动 吸引上万人争睹

发布时间: 2019-02-25 09:42:09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丁园园 编辑 刘蓉

  中国义乌网2月22讯(记者 丁园园 编辑 刘蓉)今天(2月22日)上午,义乌市佛堂镇江南街村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抬阁跷”民俗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聚集于此,共享这场盛大的民俗文化盛宴。

  抬阁跷,原称“抬贾巧”,是佛堂镇春节期间一项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于每年正月十八举办。数百年来,义乌洋川贾氏裔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一项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融戏曲、彩扎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文化活动发扬光大。

  只见在一个长约1米见方、高约90公分,状如八仙桌的小木台上,分别坐乘着2名婺剧扮像的小孩,以戏装全副穿戴,用油彩化妆脸谱,头顶盔帽、雉鸡毛,或坐或立的摆出各种姿态,有的手执长枪,有的拳握铜锤,有的腰垮宝剑,有的横着大刀,形象逼真可爱,“参与‘抬阁跷’的孩子以5~8岁最为合适,每个小方台上2~3个孩子,一般2个居多不超过3个,每一台‘抬阁跷’都是一出婺剧传统戏。”参加这次“抬阁跷”活动的村民贾锦才告诉记者,今天小朋友们扮的剧名有“穆桂英挂帅”“樊梨花与薛丁山”“天仙配”“双阳公主”等。

  举行抬阁跷活动,必须事先将小演员用带子“固定”到台阁的铁架上,“这个铁架顶端有一个小圈椅,上面的小孩就坐在这把‘铁圈椅’,所以必须用宽带把他们紧紧地绑在台阁的立柱上,以免路途颠簸掉下来。”贾锦才说,下面还有可搁脚的小铁板,只要戏服(衣服)往下一遮,便浑然一体了。

  活动时,开路先锋、堂灯、大锣、旗队、铳队、阁跷队、锣鼓班等排列整齐有序、声势浩大。队伍从江南街村出发,途经周边的梅林、燕里等村,在行进中,沿途不时会有人加入到队伍中,使队伍越拉越长,绵延数里,十分壮观。

  来自贾里村的贾阿姨今年68岁,自1999年村里的“抬阁跷”活动重新开展以来,村里抬了20年,她就参加了20年,“刚恢复的时候就只有两三台,现在基本上每年都有10几台,最多的一年有18台,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抬阁跷’,了解‘抬阁跷’,这是对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据悉,2009年江南街、梅林等七个村抬阁跷被公布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被评为“美丽中国年·浙江年俗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