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游资讯 正文

这盏西瓜灯,亮了数百年

发布时间: 2019-09-16 09:56:4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蓝震

  西瓜除了吃,还能做什么?

  在嘉兴平湖,这个盛产西瓜的地方,当地人却把它玩出了新境界。随着刀起刀落,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刻在西瓜上,在灯内烛光的映衬下,一盏盏玲珑剔透、风韵别致的西瓜灯便呈现于眼前了。

  这盏西瓜灯,在平湖已经“亮”了数百年。

  最牛吃瓜群众

  这个中秋,眼尖的“吃瓜群众”注意到了,9月12日在央视中秋特别节目上亮相的西瓜灯,正是出自平湖的西瓜灯雕刻师之手。在节目上,主持人尼格买提问,你们这些瓜瓤怎么处理?平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平湖西瓜灯雕刻传承人李周杰说,会把这些瓜瓤掏出来吃。尼格买提说,你们平湖人可是最牛吃瓜群众啊。李周杰大笑。

  昨天,钱报记者联系上了这位“最牛吃瓜群众”——平湖西瓜灯雕刻传承人李周杰。

  电话那头的他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是8月中旬接到任务的,组织安排我和西瓜灯雕刻传承人姚瑾,两位小学的美术老师陆佳、沈中杰,一同去北京完成了这项任务。”

  挑了一天才相中30个瓜

  为完成这项特殊任务,出发之前他们可做了充分准备。每个人都出了七八盏西瓜灯作品方案,刻什么,怎么刻,心里基本有数了。“西瓜灯用料有讲究,从皮质上来说,颜色要深,不能太脆,个头要适中、圆润。”李周杰告诉记者,他们到北京之后,花了一天的时间,才在市场上相中30个西瓜。

  要完成一盏造型逼真、色彩艳丽、玲珑剔透的西瓜灯,要集书法、绘画、雕刻多种艺术于一体。目前平湖西瓜灯的雕刻工艺有五种:绘、刻、挑、镂、刮。这次亮相央视中秋节目的总共有20盏西瓜灯,其中挂灯12只、摆灯8只。

  西瓜灯是乡愁,也是历史

  平湖刻瓜制灯的历史十分久远。清康熙(公元1680年)进士黄之隽有《西瓜灯十八韵》、邑人张逢年也创作西瓜灯诗,证明平湖西瓜灯至少有320年的历史。

  李周杰说,他从父辈处模仿学习西瓜灯的浅显雕刻技艺,用铜条、贝壳等工具自己刻着玩。后来他学了美术,加上对这门艺术的喜爱,就开始沉浸其中。

  这门神奇的西瓜灯技艺,在很多人眼里,是童年,是亲情,也是乡愁。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几位在杭州工作的平湖人,他们的童年记忆中,都有一盏父辈亲手制作的西瓜灯。

  姚瑾是一位年轻的平湖西瓜灯的传承人。有越来越多像姚瑾这样的年轻人,爱上了这门艺术。“因为西瓜灯保存的时间有限,我把它理解成一门‘瞬间艺术’。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让这门艺术能一直美丽绽放。”

  连续举办多年的平湖西瓜灯文化节,也将于今年的9月19日至9月23日如期举行,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