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旅游>旅游焦点>义乌旅游 正文

又是金秋好时节 醉美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 2018-10-31 10:31:53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曹晓蓉

  中国义乌网10月31日讯(商报记者 曹晓蓉)秋天,是一道清清爽爽、纯纯洁洁的风景,更是一丝斑斓中无法释怀的情绪。每一声秋虫的呢喃,都会爬上你淡淡的眉宇———眼望云天,心意飘渺。

  风轻云淡,宁静高远,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喜欢出游的市民早已按捺不住,谋划出门一赏秋日好风景。这不,我们为您推荐一份如诗如画的义乌醉美乡村“秋游套餐”——古韵文化、红色之旅、骑行健身、休闲养生,四条线路随心选取。不用舟车劳顿,不用长途跋涉,只需准备一份好心情,唤上三五好友,携上父母儿女,乘着周末时光,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呼吸到别样的“秋韵”,享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

  古韵文化

  双林古刹,佛堂老街,百年龙窑,缸窑戏曲……一路行,一路体验古色古香的江南古韵;来到小六石,又可以体验一把文化亲子之旅。品古韵文化,享亲子之乐,这条线路老少咸宜,绝不会让你失望。

  ●佛堂古镇

  佛堂古镇位于义乌市区西南。近2公里的老街是古镇的灵魂,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了古镇最核心的部分。由于佛堂古来便是商埠,如今沿街依然商铺林立,还保留着当年楼下是店面、楼上为住宅的格局。旧旧的木排门、矮柜台随处可见,瑞泰祥、寿春堂等老商号,更是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商埠古镇岁月印迹

  佛堂,因佛得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相传南朝梁代(502-557)天竺高僧达摩云游至此,恰逢义乌江洪灾泛滥,遂投磬江中,化为渡船,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百姓。后人感其恩德,于投磬处募建“渡磬寺”,寺内有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八方”和“佛堂市兴永千秋”,后人遂命名此地为“佛堂”。

  佛堂古镇“佛”源于双林。双林寺创建于南梁,文化底蕴丰厚,名震中外,被誉为“震旦国中,庄严第一”,宋时被评为“五山十刹之八”,清时号称“全国第三,江浙第一”。创始人傅大士是著名的禅宗尊宿,在中国佛教史、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佛教思想传播于禅林佛地和日本、东南亚一带,影响颇广。

  佛堂古镇灵魂在老街。这里留存了大批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见证了佛堂繁华的历史,集佛堂本土特色的木雕、石雕、砖雕“三雕”文化于一体,被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誉为“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发达的商埠经济,营造了古镇佛堂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佛堂古镇的传统文化魅力。古民居苑是佛堂古镇景区的一个新建区块,其古朴建筑,跨越整个明清时期,充分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历史风貌。

  佛堂古镇恢复通行的万善浮桥也成了佛堂古镇一道新风景。

  ●小六石

  小六石村位于佛堂镇,以该村村民众创众筹建设小六石玻璃桥而闻名。该桥长约200米,高约70米,于青山之间现飞虹。在玻璃桥上,犹如飞翔在半空中,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远景近物千姿百态,延绵不绝,美不胜收。该村环境幽雅,溪水环绕,另建有水上动漫乐园、儿童游乐沙滩、高空滑索、玻璃滑道、丛林穿越、飞拉达(攀岩)等配套游乐设施。

图片由小六石村提供

  网红之村无中生有

  小六石村声名鹊起,就在村里一座玻璃吊桥的对外开放之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目前,小六石村免费游玩的项目居多,3D墙绘、沙滩、蹦床等免费开放。除玻璃吊桥外,还有滑道、高空滑索、攀岩训练基地、丛林穿越等项目陆续开放。

  接下来,小六石村还将全力打造“美食街”项目,通过统一租用村民50间房屋,统一招商集中管理;继续增加3D墙绘,扩大墙绘规模,为游客提供更多免费的游玩项目……

  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做精做细旅游产业,小六石村积极开发旅游新业态,拓展“旅游+美食”“旅游+体育”等产业,尝试“旅游+民宿”“旅游+文化”等产业,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

  ●缸窑

  义亭镇缸窑村,位于义乌的西南角,处在义亭、佛堂和金东区的中心地带。在这里,乡镇发展异军突起,处处新房矗立,道路纵横交错,田园平整美化。百年龙窑、传统陶艺、古典建筑、东金古道、丰记酒业、戏曲文化,为这个美丽而悠久的传统村落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千年窑火人文底色

  缸窑村的漫漫长史筑实了丰厚的资源底蕴,古老的村风民俗铸就了鲜活的人文姿色,整个村落正被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所包容,大手笔地描绘乡土特色。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时期,义乌就有了陶器生产,而缸窑这块土地上就曾出土过汉代陶器文物,无论是作为陶器生产地还是使用地,都说明这一地方与陶器有着不解之缘。

  如今的缸窑,不仅传承了千年古陶绝技,还创新发展现代陶艺。2013年村里创建了两千平米大型陶艺中心,一次可供300余人同时体验。2015年又对场馆进行了精品化升级,设立了古陶陈列室、烧制区、练泥区、体验区、拉坯区、大师工作室、古陶手艺展示区,配备了环绕音响、彩色大屏幕、无线网络,增加了陶艺墙画、活动挂照、作品展陈等渲染装饰。

  缸窑村借助旅游发展之契机,还把古方酿酒作为另一个文化的传承点,并举办了首届“开酒节”,迈出了非遗传承的重要一步。

  重新挖掘婺剧传统,续唱婺剧之声。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锣鼓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乐剧团”;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革命样板戏,到八十年代由本村老艺人牵头成立的“杭畴乡婺剧团”,缸窑一直有唱婺剧的传统。如今,村里召集人手,对外合作,引戏入村,将缸窑打造成农村戏曲文化的中心。每到周日下午,在缸窑文化礼堂都有婺剧演出。

  文化因人而生,又因人而续。一种自然物的盛美,更离不开缸窑人热情好客的德馨之美。融入缸窑,体验入微,这种姿态会渐入你的心灵。缸窑就是这么一座以“文化”冠名的古村落,正用唯美的景观、古朴的村貌、多彩的陶艺、醇厚的酒道以及沉醉的曲艺吸纳成千上万的宾客。

  红色之旅

  七一村的党建主题生态园,分水塘的陈望道故居,顺道驻足何斯路,欣赏一番薰衣草的神韵和特色民居,说不定,你还能被剧组挑中演个角色……

  ●分水塘

  分水塘,一个远离义乌城区的山村,因村中一口池塘的水分两系而得名。四面环翠,林森蔽日。88年前,在村里的自家柴棚里,陈望道翻译了一部“改变19世纪以后人类历史”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现在,陈望道的故居依然保存着,并成为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义乌商报资料图

  “柴屋译本”照亮中国革命路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该村周围山峦重叠,邻着浦江县。1891年1月18日,一位给中国的命运带来直接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

  故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屋。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来,因提倡思想解放,被当局以“非孝”“废孔”和“共产”“共妻”的罪名而遭查办时,回到家乡,并在这柴屋中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后来,柴屋焚于火中,而他翻译的经典著作,却为中国革命“盗取”了“天火”,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

  陈望道故居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让人们了解革命的绝好教材。

  ●何斯路

  走生态经济之路,挖乡村旅游亮点。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建成“龙溪香谷薰衣花园”,开发薰衣草衍生加工品,发展旅游配套设施,组建合作社、建斯路何庄酒店、组织民宿,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生态文化村”“国家最美田园试点村”,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榜”,并且成为义乌首个乡村AAA级景区。未来何斯路谋划在修复燕子坳古村之后引入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入驻,修建乡村干部培训学校,将何斯路的乡村旅游拓展为文化旅游,呈现旅游的完整业态,提供“食、宿、游、购、学”一条龙服务。

何斯路村一景(资料图)

  一株薰衣草带来山村“蝶变”

  一株薰衣草,让千年古村城西街道何斯路成了“东方普罗旺斯”,用义乌人的特有思维注释了乡村崛起的发展公式。来到何斯路村的志成湖旁,只见碧水荡漾,湖畔便是斯路何庄中式雅舍,21幢新式徽派民居见证了何斯路村10年的变迁。

  山村蝶变,始于2008年。那一年,何斯路村开始大力发展以薰衣草为主要作物的生态农业。十年来,何斯路村的“田园革命”找到了发展出路:一株薰衣草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电影《纸梨花》、《复仇与救赎》剧组在何斯路村拍摄期间,村内民宿一铺难求,各式餐饮店也是餐餐爆满,村里的孩子有机会客串演员,许多原先歇业在家的村民也都进了剧组帮忙。影视剧组的入驻是何斯路村“文化兴村”理念的一种尝试,旨在通过影视基地的打造带动村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继而达成乡村振兴的目标。

  环境美了,生活富了。何斯路,正在讲好中国乡村的振兴故事!

  ●七一

  这个与党的生日“碰巧”同名的村,扣住红色主题,增添内涵提升品质,美化环境塑造形象,把农业生态观光园建成适合人们休闲、观光、体验的胜地,让古老的东河集镇焕发青春。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红色主题打造农业生态园

  义乌站、马德里站……七一村农业生态园里,游客可以搭乘“先锋号”游览小火车,抵达每一片特色作物种植区,每个区以中欧班列所经城市命名。这个占地460亩,集党建教育、休闲旅游、绿色农产品生产、花卉观赏、湿地生态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是七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走进义乌城西“七一”党建农业生态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片的莲藕水田。温润的空气混合着淡淡荷花香,沁人心脾。先锋号、七一号两辆小火车在花海中来回穿梭,一块块竖起的红色党员认领责任牌引人注目,党建元素在园内体现得淋漓尽致。

  七一生态园内,玻璃温室30亩,生态栈道1500米,生态长廊500米,培植成功荷花、波斯菊、百日菊、马鞭草等观赏植物100余亩,农业观光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发展亲子游乐、养生度假等旅游休闲产业,目前,七一村又引进观光小火车、水上乐园及生态木屋。

  七一生态园上游水源九龙塘,原先为一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门口塘。为此,生态园内建成湿地生态区200亩,修建湿地配水渠2600米,联通附近多口池塘,同时引入凤眼莲、水葱、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运用生态理念,使污水流经这些配水渠及净化水池后,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在下游建设莲藕采摘区,形成了荷叶风中摆、鱼儿水中游的生态观光农业景象。

  骑行健身

  神坛、大树下、雅端,是位于赤岸西海6公里的骑车道上的三个点。沿路骑行,走走停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游览沿途景观和人文,动静结合,可以说是这一线路的最大特色。

  ●神坛

  神坛村,位于义乌市南部,距城区20多公里。村庄山环水绕,景色十分优美。神坛村是冯雪峰的诞生地。雪峰故居坐落村中,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二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各两间,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平事迹照片及国家领导和文化名人的题词。

 胡友大供图

  访雪峰故居听长征故事

  冯雪峰故居就坐落在神坛村北头村尾,为三排二厢四合院,俗称“十间房”,建于1903年,属明清风格,为冯雪峰的爷爷冯汉才亲手所建。

  踏进书有“为善家乐”的大门,天井里立着身穿中山装的冯雪峰半身铜像,透进院子的阳光映照着冯雪峰睿智的面容。

  冯雪峰的爷爷以开窑烧瓦起家,在村里还算富裕,只可惜家中没几个人识字。他送冯雪峰读书,是希望孙子学成归来能做个“账房先生”。没想到,接受“五四”新思潮的冯雪峰学成后并没有成为“账房先生”,而成了文艺理论家。

  在雪峰故居的二楼,有一间四四方方的屋子,并不大,一张床、一张书桌,似乎也没有位置再放其他东西。这里便是青年冯雪峰撰写文艺理论文章以及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小说《卢代之死》的地方,也就是冯雪峰的卧室。书桌上积着厚厚的灰尘,斑驳地留着一些划痕。书桌前有一扇木质小窗,透过它可见村子四周的青山,风景宜人。

  冯雪峰故居后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树,每逢金秋时节,香味溢满故居。据说这是冯雪峰亲手栽种。

  顺着桂花树边的石子路上山,很快到了冯雪峰的墓地。

  墓地很特别,墓前的青草丛中有三块大鹅卵石,呈“品”字形排列,其中一块大鹅卵石上有朱镕基亲笔题词:“冯雪峰之墓。”村里冯雪峰后人说,鹅卵石象征着冯雪峰历经沧桑磨难,终成大器。\

  ●大树下

  大树下村以“花之雅”为主题,是一处让人慢下来、停下来、体验乡村生活的绝佳场所。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乡村客栈的独特韵味,观赏乡村植物园中“闲花野草”“奇异果园”的独特景致,也可以亲自去体验“浑水摸鱼”“躬耕菜地”“开心农场”“烧烤营地”等原汁原味乡村娱乐项目的乐趣。

  乡野之趣流连忘返

  赤岸镇大树下村,村如其名,大树下村民风淳朴、环境整洁,且充满了乡野之趣,游人步入其中都会流连忘返。

  大树下村位于赤岸西海美丽乡村风景线上,也是沿线九个村庄中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村。

  说起民宿,对于这个小山村来说可是一点都不陌生,位于永康—义乌—金华民间古道三岔口的大树下村,因为地方间频繁的贸易等往来,一度是往来商人的歇脚点,繁盛时期形成了拥有30余家客栈的驿站群。至今,村里还保存着建于清早期的“余庆堂”,这幢前后二进的徽派老房内,有客房40间,雕梁画栋,刻有飞禽走兽、花草鸟鱼,身处其中,还能一瞥清朝时此地的繁盛。

  时代变迁,“余庆堂”如今成了人们游览的场所,但大树下村民宿的发展步伐并未停止,现在这里有13家民宿,一年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

  前些年村里还修建了十里桂花长廊,碧水环绕,且与西海骑行道相连,形成绝佳的景观,成了村民、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场所。

  ●雅端

  雅端村位于距义乌西南约20公里的赤岸镇山坳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是义乌有名的明清古村落之一。村庄四周分布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群,沿环溪建有一条生态绿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游玩。雅端村环境优美,村风文明,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卫生村、金华市文明村、义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古村焕生机点亮风景线

  雅端村近年来吸引了大批游客,村内保留较好、规模较大被称为“七栋五堂”的古建筑格局,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风貌民居和古代村落的鲜明特征,让这个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赤岸西海精品旅游区绵延6公里的骑车道也从雅端村旁而过,串联起一路上的9个村庄,形成独特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古建筑是雅端的独特优势。雅端村以容安堂(201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布局着一个典型的古建筑格局,被称为“七栋五堂”,如今保存修缮尚好的就有“容安堂”“遗安堂”“叙伦堂”等8处。据村里老人介绍,容安堂由其祖先陈继寿在清嘉庆庚申年(1800年)修筑完工,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今时今日,走进容安堂,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

  随着赤岸西海旅游精品区的逐渐成熟,雅端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参观古建筑之余,在乡间体会一番诗情画意,旅游的发展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注入了动力。目前村里进行了古村落保护区块建设,在涵盖雅端村“七栋五堂”格局的近5000平方米地块内,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铺设仿古的石子路,在保护区块内,设置义乌首个民俗博物馆。

  休闲养身

  城市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领”,在收入水平提升到较高层次之后,更多地考虑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于是,养生休闲成了当下热点和潮流,休闲养生游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曹村的花间乐园,马畈的特色乡村,杜门的茶桑文化,还有北山的有氧之旅,组成了义乌市民绝佳的休闲养生旅游线路。

  ●曹村

  曹村位于义北德胜岩脚下,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得“义乌市乡风文明村”“义乌市生态村”“义乌市文化示范村”“义乌市美丽乡村特色村”等荣誉。村内有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古建筑15处,还有古街、石拱桥等,承载了曹村悠久的历史文化。曹村已被列入美丽乡村特色村建设规划,由中国美院设计打造"千年稠岩第一村———山水曹村"。借助德胜岩省级森林公园的优势,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提升改造古村老街,建起美食休闲场所,美化村内立面景观,吸引外来游客。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山水古村,焕发时代活力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漫步美丽的曹村,老街区里木质结构的老房子让人顿觉返璞归真,小巷两侧挂满了大红灯笼,加上用酒坛、马槽及古旧农业生产工具改造而成的花坛,历史韵味扑面而来。与之对应的,则是商业氛围、文化气息渐浓的新街区。

  青砖白墙黛瓦建筑风格的文化礼堂,融入了曹村的乡情特色。室内挂着做工精美的花灯、书法遒劲的匾额,“敦伦堂”三个大字昭示了祖辈留给后世的福泽。在这个集礼堂、讲堂、展馆和文体活动中心为一体的文化礼堂内,开设了戚家军曹大宾纪念馆、图书馆、书画苑、乒乓球室、文化讲堂等公共场所。村里的老人们最喜欢在冬日阳光明媚的午后,聚集在文化礼堂四合院内,听听医疗专家带来的养生知识讲座,拉拉家常,抱抱绕膝儿孙。

  如今,花间乐园已经成为了曹村的又一张金名片,也是义乌市的新地标。

  漫山遍野的芝樱花渐次开放,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山下湖水澄澈明净,映衬着蓝天白云;不远处,数只白鹭在宽广的绿色草坪上自由地飞翔嬉戏……这个占地850亩、总投资约1.5亿元的花间乐园项目,将“生态”与“旅游”紧密结合,“现代”与“自然”相辅相成,营造了一种时尚的田园式生活氛围!驻足花间,环抱绿水青山,品味四季芬芳,一呼一吸间,每一帧都是不忍错过的画面。当清风徐来,欢声笑语萦绕耳畔之际,岁月静好的模样便缓缓浮现。

  花间乐园可赏可游,可玩可品。你可以带着孩子到彩虹滑草场上尽情滑草嘻闹,也可以乘坐花间小火车沿着湖岸静静地赏景,抑或畅游在花间水乐园、千亩大草坪间。园内还有一处巧克力工坊,也是亲子游玩的好去处。夜幕降临,夜景灯光秀准时上演,穿过“时光隧道”,你或许还能找回童年的自己……

  ●马畈

  马畈位于八都溪和九都溪交汇处,村庄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是义乌市的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马畈农业奇幻乐园地处马畈行政村内,乐园占地面积千余亩,有20亩马鞭草、10亩金光菊、成片成片的油菜花田、波斯菊、格桑花,还有25万株郁金香……这里就是花的海洋。除了赏花之外,马畈还设有跑马场、水上世界、儿童游乐区等。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奇幻乐园,走出乡村新路

  骑上观光自行车,徜徉花海;划着皮划艇,水上飘游———在马畈农业奇幻乐园内,你能想像到的乡村旅游最美画面,这里应有尽有。碰碰车、跑马场、7D影院、儿童挖机和四季花海组成,更有现代机器人送上的冰激凌,古代汉服打扮的休闲茶吧,各式各样的地方美食令人垂涎。

  东边的九都溪,西边的八都溪,两溪相汇形成十都溪,汇集的地方,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龙水”。为让四面八方的游客体味到马畈的“水”文化,这里建造了水上皮划艇、水船大战等水上娱乐活动,以“水”为特色的各个项目或亲水、或玩水、或观水,借助水的魅力将娱乐因子激情释放。现在浪漫迷人的马鞭草、楚楚动人的波斯菊、灿烂如霞的百日草、百亩花海,已花开自在,百合、一串红、向日葵……也一一如约而至,赶赴一场又一场盛大的花事。“花时月季,谍影匆匆”,这将是一段浪漫的芳香之旅,只静等游客的到来。待到六月马畈稻草艺术季,秋黄废弃的稻草,通过艺人巧妙匠心,编制成一个个美丽的人、动物、卡通形象,或成群结队,或单枪匹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风姿卓越,巧妙地分布在百亩花海当中,让稻草“活”起来,就在这里陪孩子一起,找回纯真的童年乐趣!

  马畈奇幻乐园,是一个适合慢生活的地方,远离城市喧嚣,独享那一份宁静。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马畈还推出大型情景剧《戚继光抗倭》,村民们自编自演,受到追捧。

  ●杜门

  大陈镇杜门村位于义乌市北端,这里山水田园处处是景。村口大片的稻田平坦开阔,霖溪贯穿而过,遍布星点村落,沿村内道路而上的鹅峰山可览大陈全镇风貌,紧临的道人峰茶园更是地形奇趣,绿意盎然。杜门村不乏人文资源,杜门书院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布局精巧,风格清雅;瑞丰寺是义乌著名的佛教圣地,是义乌市十个保留寺庙之一。此外,历史悠久的茶桑文化扎根于此,各种乡土特产多不胜数,是游客伴手礼最佳选择。

  农旅融合,挖掘茶桑文化

  杜门村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人才辈出。该村的“杜门书院”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清时期的建筑“十三间民居”“宣德里十八间民居”是义乌市的文保单位;市佛教胜地“瑞丰寺”坐落在村前秀丽的鹅峰山顶,一年四季吸引着无数游客;穿村而过的九都溪,把群山环抱的杜门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杜门村规划以“茶桑文化园”为主题,通过开发特色民宿、打造霖溪景观带、书院老街、建设蚕茶展览馆等,农旅融合发展,以改善杜门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并带动周边经济。

  截至目前,大陈杜门茶桑文化园项目中,杜门乡村书吧、霖溪景观带一标段和“四德堂”古民居修缮工程、“宣德里十八间”修缮工程已完工;霖溪景观带二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茶桑文化展览馆目前正在着手推进。

  杜门村将通过充分挖掘茶桑文化,把蚕茶展览馆打造成为具有杜门村特色、传承茶桑文化的精品馆。

  ●北山

  大陈镇北山村地处义乌市最北端,平均海拔600米。该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空气新鲜,被游客称为“天然氧吧”。近年来,北山村大力发展山区农家休闲旅游,投资兴建了北山景观工程,积极引导村民种植高山蔬菜、茶叶、竹笋等农产品。同时,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村内硬件配套设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1年,北山村被评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金华市生态村”。

中国义乌网资料图

  云端北山,一次有氧之旅

  难得天气凉快,约三五个朋友,一起去义乌大陈北山走云端天桥。

  原本没那个兴趣,刚刚与太阳肩平肩地过了三天。幸亏前一晚下了雨,温度终于降下来了。

  经不起朋友的盛情邀请。好吧,那就放自己一天假吧。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郊游。

  朋友间结伴旅行最难得的是一拍即合,就这样没作啥准备,在诸暨会合后往牌头镇寺龙村前行。

  一直以为自己是山里人,没想到朋友老家更处深山。真的是山路十八弯,全是盘山公路,本来一直还惊叹沿途的好风光,然而晕车已进入了“二级状态”了。

  朋友的车在前面,时刻保持着路况的介绍,其间传来车上人的当地民谣,晓居黄岩头,没天没日头,雾露挨到锅灶头,老虎别到脚后头……歌声洪亮圆润,晕车的状态居然好多了。

  一路山歌一路行,到了寺龙村稍作停留,又上路了。这儿好多人家种值了树莓,路边一行行的,估计来年这里的旅游项目又会多一项———采摘。

  观音殿附近是一处非常好的观光地。山腰中云雾缭绕,天气并不晴好,居然能看到东白山的大风车。

  继续前行,终于到了北山,相邻诸暨,义乌的最北端,海拔六百多米。

  北山村是一个红色的旅游胜地,有着很多抗战古迹。到云端天桥了,天桥长约二百二十米,距谷底一百米。站在桥头,却迈不开脚了。经过朋友们的鼓励,终于上了桥,做任何事,迈出了第一步,就离目标不远了。

  这是一次有氧减压的心灵之旅。醉在北山的风光里,醉在与朋友的同行中!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